全國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德育原理試題
課程代碼:00468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德育原理研究的根本任務是( A )
A.揭示德育一般規律 B.描述德育一般經驗
C.分析德育與生產力的關系 D.探討德育與生產關系的關系
2.《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的作者是( B )
A.馬卡連柯 B.蘇霍姆林斯基
C.班杜拉 D.杜威
3.不屬于我國新時期中小學德育基本內容的是( C )
A.愛國主義教育 B.勞動教育
C.宗教教育 D.民主和法制教育
4.下列德育方法選擇合理的是( C )
A.政治法紀教育主要以強制灌輸方法進行
B.采取罰款解決班級衛生問題
C.小學生應多運用榜樣進行教育,中學生教育可更多注重說理
D.為了維護絕大多數同學的學習權利,教師可以把破壞課堂紀律的同學趕出教室
5.關于品德發展基本條件的敘述,正確的是( D )
A.遺傳素質對個體的品德發展具有決定性作用
B.品德是隨著年齡增長而發展的,年齡越大,品德也越完善
C.社會精神文化與品德的形成、發展無關
D.社會生活條件影響品德發展的現實方向、水平、速度和個別差異
6.關于班主任對班集體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C )
A.班主任就是班級“家長”,在班級中具有絕對權威
B.班主任的強制是班級紀律的根本保證
C.班主任以其人格魅力來影響班風的形成
D.班主任的主要工作是抓好學生的學習成績,以滿足學生的升學需求
7.關于德育與社會生產、科學技術、商品經濟關系的敘述,正確的是( C )
A.科學技術的發展決定了德育原則的制定
B.商品經濟的發展決定了德育目標的確定
C.社會生產的發展及由此產生的民主和法紀觀念使現代德育方法更具科學化和民主化的特性
D.德育是推動現代生產、科學技術和商品經濟發展的根本力量
8.少年期兒童品德發展的主要特征表現為( C )
A.從他性 B.協調性
C.動蕩性 D.成熟性
9.根據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德育起源于( C )
A.家庭和諧的需要 B.階級斗爭的需要
C.社會生活的需要 D.民族發展的需要
10.品德“三維結構說”的主要思想是( D )
A.品德包括思想政治、法紀和道德等方面
B.品德包括品德認識、品德情感和品德行為等要素
C.品德包括品德認識能力、品德實踐能力和品德修養能力等方面
D.品德是由品德內容、形式和能力三方面有機結合而成的統一體
11.個體品德發展的大體順序或軌跡是( A )
A.道德品質→法紀品質→政治品質→世界觀
B.法紀品質→道德品質→政治品質→世界觀
C.政治品質→法紀品質→道德品質→世界觀
D.道德品質→政治品質→法紀品質→世界觀
12.不屬于自我品德修養過程特點的是( D )
A.自覺性 B.內省性
C.涵育性 D.封閉性
13.中小學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根本目標是( D )
A.充分認識到愛國主義的意義 B.培養愛國主義的情感
C.激發愛國主義的意志 D.做一個愛國的人
14.操行評定是指在一定時期內( A )
A.對學生品德作出全面評價,以使學生長善救失、不斷上進的方法
B.對學生品德作出比較評價,以表彰先進、鞭策后進的方法
C.對學生不良品德作出否定評價,以使其克服和改正的方法
D.對學生優良品德作出肯定評價,以使其不斷鞏固和發展的方法
15.關于班集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B )
A.班主任是班集體的靈魂,所有學生都必須服從班主任的領導
B.班集體是為實現教育目的而嚴密組織起來的有紀律、有凝聚力的一個班的學生群體
C.任課教師與班風形成沒有關系
D.班集體對學生品德形成沒有直接影響
16.在家庭德育中,違背德育原理要求的是( B )
A.建立感情融洽、生活和諧的家庭人際氛圍
B.對孩子嚴格要求,必要時輔以體罰
C.信任孩子,相信孩子可以自己發展
D.加強修養,以身作則
17.關于數學教師德育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C )
A.數學教師的主要任務是教好數學,不應將德育內容納入數學課堂教學中
B.數學教師的言行舉止對學生品德形成沒有關系
C.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結合數學教學特點,進行適當的品德教育
D.數學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偏好,決定是否進行課堂德育
18.德育過程中的主要矛盾是( D )
A.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間的矛盾
B.社會發展與德育之間的矛盾
C.德育和智育之間的矛盾
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與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間的矛盾
19.關于品德測評的描述,正確的是( A )
A.品德測評對學生品德形成具有教育作用
B.品德測評是要推測品德內部的觀念動機,因此是不可能的
C.品德測評可以定性,但不能定量
D.品德測評是對品德發展狀況的評定,因此沒有必要對其設定方向
20.相對評定又稱為( B )
A.到達度評定 B.比較評定
C.個體內差評定 D.群體內差評定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5分,共25分)
21.課外活動的涵義與特點。
22.柯爾伯格的道德教育思想。
23.如何組織和培養班集體?
24.德育效果檢測與評定的原則。
25.德育工作者勞動的特點。
三、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26.論述學生品德是如何形成的。
27.聯系實際,談談如何指導學生的品德修養。
四、案例分析題(15分)
28.請結合有關德育原理,分析下列教育案例成功的原因。
在接手三年級的一個新班后,我發現班里有個比較“特別”的孩子:他不僅性格孤僻,而且幾乎與班上所有同學發生過摩擦。經了解,這個孩子的家庭成員文化水平不高,父親是某娛樂場所的部門經理,性格暴躁,母親因不堪忍受父親的個性,在孩子4歲時與孩子父親離婚。父母離異后,爺爺奶奶非常疼愛孫子,在物質生活上盡量滿足他。通過家訪,我發現這個孩子家的VCD片幾乎都是有關槍戰、爆炸、打斗等暴力影片,他說自己也最喜歡看暴力電視節目。針對這些情況,我婉轉而客觀地與家長分析了孩子的攻擊性行為,認為家庭環境對孩子個性形成影響較大,孩子年齡較小,可塑性較強,可及時進行干預以幫助其矯正。經過協商,他父親與爺爺奶奶表示愿意支持、配合對孩子的教育,一是決不打罵孩子,二是盡量限制孩子觀看暴力影片,三是盡可能多與孩子進行溝通交流。同時根據他的實際情況,在學校我們通過合理宣泄、榜樣訓練等對他進行教育疏導。實踐說明,效果非常明顯:他的攻擊性行為明顯減少,還交上了幾個好朋友。看到他的進步,我感到很滿足。
相關搜索
聯系人:瀚之海教育
熱線:15656560961
QQ:1685839911
地址:合肥市瑤海區明光路和勝利路交叉口